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故事我来讲 | 李睿龙:百团大战

小小红船扬帆起航,

百年风雨百年沧桑。

多少热血,

浇灌崇高的信仰;

多少青春,

托起民族的希望。

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那份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

都是我们心中,

永远难忘的华章!

 

现本公众号特开设“红色故事我来讲”专栏,咱五中院的青年干警将与您一起,共同回忆百年沧桑,共同见证百年辉煌!


听,他/她正带着故事,向您走来~














1940年7月22日清晨,一封绝密电报从山西省武乡县的八路军总部分别发往晋察冀军区第一二〇师、第一二九师,并同时呈报中央军委。这就是由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和副参谋长左权共同签发的《破袭正太路战役预备命令》。


为什么在此时,八路军总部会下达这样一个重大的作战命令?


这幅图是,日军攻占广州、武汉后中国抗日战争形势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华北、华中、华南,八路军、新四军开创的16块连片抗日根据地与日寇控制的大城市和铁路线呈犬牙交错的胶着状态。由于战线过长,日军已无力再发动大规模战略进攻,逐渐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对国民政府从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转变为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策略,在占领区内加紧扶植傀儡政权,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


1939年初,日军相继扩充兵力加强华北方面军,制定三期《治安肃正大纲》,对华北根据地实行大规模的“扫荡”和“囚笼政策”。日军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岗楼为锁,企图困死我军各抗日根据地。


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日军的压力,将抗战前途寄托于国际援助之上的国民政府发生了动摇,妥协空气弥漫于国民党及其政府内部。为打破日军“囚笼政策”,克服国民党及其政府的妥协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定实施一次大规模的攻势作战。


1940年8月20日22时,随着一颗颗红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各路突击队如猛虎下山般扑向“囚笼”的中心——正太铁路东段沿线的各个站点。一时间,日军被打懵了。第二天中午,八路军将士们骄傲地将旗帜插在了号称“天下第九关”的娘子关上,宣告正太铁路破袭战首战告捷。


此次八路军大规模攻势,覆盖了整个华北地区的主要交通线。八路军数十万将士在总长5000余里的破击线上,拔据点、夺关隘、毁交通、炸桥梁,使日本华北占领区的交通、通讯陷入瘫痪。



在这份《战役预备命令》上,可以看到,八路军最初部署的参战兵力是22个团。但当八路军总部作战科整理战况时,发现共有105个团20余万人参加了这次战役。


彭德怀说,“不管一百多少个团,干脆就把这次战役叫做百团大战好了!”


备受打击的日军,开始调集重兵,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报复性“扫荡”。



照片上这位身着皮衣的正是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他所在的位置距离关家垴战场不足500米。当时,日军冈崎大队500余人已经逼近八路军总部,彭德怀冲上最前线,指挥八路军血战两个昼夜,日军伤亡大半,仓皇而逃,八路军也付出重大牺牲。


1940年8月20日开始至12月初,参加百团大战的八路军共大小作战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破坏铁路470公里、公路1500余公里,摧毁敌人大量碉堡和据点,缴获大批枪炮和军用物资,沉重打击了日军“囚笼政策”和“以战养战”阴谋,打出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至1941年1月24日,百团大战胜利结束。



编辑:渝五法宣
推荐阅读



市五中法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传达学习全国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动员部署会议精神
辖区“周”知NO.31(总第76期)
未经法院许可擅自“远游”?罚款+拘留!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